"酷壳"如何炼成程序员的修炼手册
酷壳 CoolShell
陈皓(左耳朵耗子)的个人博客
Chen Hao 在 2003 年上线 CoolShell,2021 年他离开我们后,博客正式停更,但 400+ 长文依旧被国内工程师当成“练级手册”。我重新浏览「程序员技术练级攻略」「如何写不可维护的代码」「MacTalk 访谈」等文章,总结下面几个仍值得订阅 RSS 的理由:
文章为什么“耐嚼”?
- 故事+论证结构:典型一篇会先抛真实案例,然后给出设计原理。比如《谈谈单元测试》里用 Amazon 项目的经验解释“为什么要反复写测试”,而不是抽象概念堆叠。
- 完整的知识链条:《程序员技术练级攻略》把从脚本语言到分布式系统的技能树写得很细,甚至列出每阶段的书单、工具、面试要点,读者反馈“像攻关路线而不是速成指南”。
- 敢于给评价:陈皓经常在文末给出“我不推荐 X 的原因”。这类直截了当的判断,在中文博客里并不常见。
代表文章与阅读重点
| 文章 | 阅读提示 |
|---|---|
| 《如何写不可维护的代码》 | 讽刺式写法,把坏味道列成待办;适合团队培训使用。 |
| 《一次排查 Linux 文件系统的经历》 | 通过追踪 inode 与磁盘日志展示排错思路。 |
| 《程序员技术练级攻略》 | 与其从头读,不如对照自己的阶段定位缺块。 |
读者评价(来自 V2EX、少数派 社区讨论):CoolShell 是“最像手册的中文博客”,虽然排版简陋,但信息密度极高。
订阅建议
- 以「存档库」心态收藏,遇到问题再带着问题检索关键字。
- 如果只是想了解陈皓对行业的观察,可优先阅读 2015-2021 年的文章,那段时间他在一线团队里沉淀了大量实战素材。
- RSS 仍可用
https://coolshell.cn/feed,把它放进“经典长文”分类即可。
CoolShell 不会再更新,但它记录了一位资深工程师在系统设计、技术管理和个人成长上的“亲身笔记”。与其担心停更,不如想想还能从这些笔记里吃到多少二次营养。